当前位置: 众品家具网 > 资讯 > 正文

家居企业集体“抢滩”机器人!九牧、松霖打响家居机器人争夺战

2025-11-18来源:大材研究热度:2212
目前的泛家居行业里,至少有松霖科技、九牧、尚品宅配等有所动作,或者力图打造机器人产品,应用于养老等场景;或者跟机器人企业联手,拓展相关业务,寻找未来的机会点。而在家电行业里,布局机器人的企业则更多,例如海尔、美的、格力、松下、新宝、德尔玛等,都有行动。

机器人产品或者相关业务,目前已被纳入部分家居建材企业的战略方向,更是家电企业新一轮核心战略。

据大材研究的观察,目前的泛家居行业里,至少有松霖科技、九牧、尚品宅配等有所动作,或者力图打造机器人产品,应用于养老等场景;或者跟机器人企业联手,拓展相关业务,寻找未来的机会点。

而在家电行业里,布局机器人的企业则更多,例如海尔、美的、格力、松下、新宝、德尔玛等,都有行动。

一个主攻方向就是,推出人形机器人,聚焦家庭服务场景,要在具身智能的方向有所斩获。当然,也有企业在做工业机器人,甚至用在自己的生产线上。

在泛家居板块,松霖科技是比较典型的案例。

这家公司本来做厨卫业务,包括花洒、淋浴系统、龙头、软管、升降杆及零配件等,近年构建“智能硬件产品 IDM (创新/设计/智造)共享平台”战略框架,实现智能厨卫+大健康软硬件双引擎驱动。

其中有一个方向,就是机器人,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并与康养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多元化的产品应用场景,驱动业务发展。

就具体的业务路径来看,松林的机器人业务有两条线,一是护理服务机器人系统;二是后勤服务机器人系统。

其中,护理服务机器人系统关注养老、护理、医美等场景下综合系统解决方案;后勤服务机器人打造包含巡检、搬运、讲解、清洁等后勤总务类机器人矩阵的系统性解决方案;SOLEX机器人系统以自有品牌模式向B端市场销售。

今年,松霖与伍心康养签订机器人采购合作合同。

根据公开的信息,伍心养老合计采购养老机器人产品成机数量不少于1250台(不含样机),总计分三年交付,其中2026年8月15日前交付成机50台;2027年8月15日前交付成机不少于200台;2028年8月15日前成机不少于1000台。

一旦落实,无疑对松霖的机器人提供强有力支撑。

还有另一项重要动作是,2025年里,其全资子公司松霖机器人收购厦门威迪思智能运动系统有限公司。

此前,松霖曾成立全资子公司松霖机器人,注册资本1亿元。还与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研发“洗护康养人形机器人”,从技术研发层面完善机器人业务版图。

最近回复投资人的问题时,松霖科技再次介绍了机器人业务方面的布局与规划,强调这属于战略新业务板块,分成两方面。

对比此前的说法,又有一些调整。

1、自有品牌机器人系统,目标客户为B端客户,主要市场为国内和海外,包括后勤服务机器人系统和护理服务机器人系统。

后勤服务机器人系统关注工业园区、康养机构等有限空间场景的后勤服务需求,为B端客户提供含巡检、安防、园内物流、总台讲解等在内的综合系统解决方案;

护理服务机器人系统关注康养机构、生活美容、医美机构等场景的护理服务需求,为B端客户及场景用户提供含康养、健康管理等的综合系统解决方案。

2、IDM模式下的消费级机器人,产品为C端用户服务。

通过IDM模式,主要与海外品牌客户合作,聚焦海外市场需求,现有品类为AI陪伴机器人、AI玩具机器人及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等。

进展和规划方面,今年第四季度,松霖将内部开放机器人展厅1.0版,可供参观调研与产品销售。

就优势而言,松霖科技公告称,拥有机器人整机本体交付能力、极致硬件成本控制、海外客户群体积累并承接复用公司资源积累。

九牧也有涉足家用机器人板块,2025年的一则信息提到,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龙头带动·翼展鸿图” 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中,九牧AI马桶与家用机器人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启动。

该项目总投资超58亿元,规划用地超330亩,将围绕“3个中心、2个灯塔工厂”五大核心展开,规划建设全球研发生产转化中心、全球设计生产转化中心、产学研生产转化中心、核心零部件灯塔工厂、家用机器人灯塔工厂、产业高端人才社区等。

AI马桶与家用机器人工厂的重点业务里,就涉及机器人洗澡机、机器人吹干机、机器人卫生间清洁机、机器人健康马桶等AI与机器人卫浴产品,主要应用于卫浴+厨房场景。

根据爱企查的资料,大材研究发现,九牧于2023年的时候就注册了一家机器人公司,全称是泉州九牧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林孝发,由九牧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注册资本超1.4亿元。

其经营范围包括: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软件开发;数字创意产品展览展示服务;建筑装饰、水暖管道零件及其他建筑用金属制品制造等。

尚品宅配也加入了机器人企业的合作之列,10月时,这家公司与众擎机器人科技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共建机器人智能家居新生态。

基于双方优势,此次合作将精准聚焦家居与商业两大场景,以机器人技术打破传统体验局限,推动落地进程。

一是深耕家居场景,让机器人成为“懂需求、能服务”的“新家庭成员”。

在功能层面,覆盖清洁、搬运、收纳、整理等基础需求;在情感与安全层面,承担陪伴、儿童教育、安全守护等角色。

二是拓展商业场景,让技术赋能服务升级。

在尚品宅配线下门店,机器人将承担智能导览、互动接待与产品讲解等职能。例如借助尚品宅配的场景数据训练,机器人精准解读产品亮点、AI设计优势等内容,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效的咨询服务。

合作将从首批门店试点起步,收集用户反馈与场景数据,解决机器人自主移动、人机交互等实际问题,确保技术稳定高效融入日常,为后续规模化推广打下基础。

具体如何呈现,以及取得的实际效果如何,无疑值得关注。

毕竟家居+机器人的合作模式,并没有特别成熟的经验可循,尚品宅配迈出的这一步,属于比较早的情况。

客观而言,尚品宅配是一家注重技术的企业,较早推行定制家居业务,近年来又充分挖掘AI技术的潜能。

据介绍,依托30万产品库、300房型库与3000万方案库的深度学习,尚品宅配成功推出“全屋星级定制”产品,实现定制模式的全面升维。

也即是通过门、墙、柜、配、家电一体化设计,移植星级酒店的成熟设计逻辑,搭配48小时极速出图、全流程智控纠错等能力,实现“把五星级酒店安回家”的体验升级。

以上跨界作战的企业,也只是冰山一角。

从形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家居建材企业已经或正在跳出家居赛道,向机器人、人工智能、新能源、矿产资源等全新的领域进军。

一方面构筑更广的安全边界;另一方面则是着眼于寻找面向未来的增长型业务。

无疑,机器人行业充满想象空间,尤其是消费机器人,一旦产品成熟,有可能是万亿级的市场沃野。毕竟它有可能像家电、汽车一样,形成全国乃至全球的普及化,需求体量可想而知。

只不过,大材研究认为,消费类机器人业务要做到技术层面成熟,并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能够应用于具体的生活场景,还需要较长的时间,考验企业的投入能力与持续迭代的耐力。

而其他机器人类型的产品,例如扫地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等,以及一些处于实验阶段的人形机器人等,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并非蓝海市场,极其考验企业的技术实力。

大材研究创始人邓超明认为,伴随家居家装消费进入存量阶段,部分品类甚至进入缩量期,整个市场的成长性必然受到影响。即使是头部企业,也很难避开外部冲击,增长变得微弱,再展身手的空间收窄。

那么,接下来怎么办?除了进一步做强传统优势业务,在家居家装领域寻找差异化创新,并尽可能抢占更多的份额,其他出路或许是跨出泛家居版图,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寻找机会。

免责声明: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和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首页 资讯 品牌招商 家具品牌 新品发布 展会

众品家具网 zp1918.com 版权所有 2002-2018 常年法律顾问: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_傅国宝 经营许可证:浙B2-20210026 | 浙ICP备08015491号-8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9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