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陕交界的广元昭化,一座以“绿色”为名、以“家居”为核的产业新城正加速崛起。数据显示,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已完成投资93.16亿元,签约企业61家,26家企业投产运营,实现产值8.3亿元——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园区围绕“降本增效”打出的一套精准组合拳,更是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绿色制造的生动实践。
内外兼修破局——啃下原材料成本“硬骨头”
绿色家居产业是昭化区工业经济的“主引擎”,原材料成本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园区为此走出“内外兼修”的破局之路。
对内,依托14.9万亩国储林基地,创新探索“国储林+大径级材+速生林”培育模式,年均2.2万立方米的稳定出材量,为入驻企业提供了可靠的本地原料供给,从源头降低了原料采购的不确定性成本。
对外,通过搭建高能级贸易平台与物流通道破解难题:挂牌运营川陕甘国际木材贸易中心,设立板材期货指定交割库及车板交割场所,开行“俄罗斯—广元”“新西兰—广元”国际木材班列,让海外原材料直达园区。
“‘俄罗斯—广元’班列20天就能将原木送到厂房门口,较以往中转模式节省25天,木材损耗率也从10%降至3%。”美好世家(四川)家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鑫的介绍,直观印证了这一模式的成效。
立体物流赋能——打好成本降低“组合拳”
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昭化以立体物流体系构建为抓手,为产业发展注入高效动能。一方面,深度融入广元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引进跨越速运等龙头物流企业,搭建覆盖广泛的高效运输网络,目前园区综合物流成本已降低50%以上。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多方协同的机制保障。“绿色家居产业专班定方向、解难题,昭化经开区抓项目落地、盯建设进度,国企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分工明确又协同高效。”昭化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元林道出了背后的关键。
另一方面,园区全力拓展多式联运通道,积极融入广元嘉陵江上游多式联运中心建设,谋划广巴铁路改线设货运站,并依托广元港探索板材水运,构建起“公铁水”联动的运输格局。如今,园区公路运输价格低至0.8元/吨公里,集装箱铁路运输约12元/公里,货物两日内可抵达全国主要市场。
“我们的定制家具发往长三角,以前走公路每吨要花运费300多元,现在铁路加公路联运,每吨能省运费80元。”千川门窗负责人算起了这笔“省钱账”。
精准服务聚势——激活集群发展“新动能”
产业的快速崛起,既需硬核的成本优势,更需暖心的要素保障。园区以“一企一策”精准服务为抓手,全方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用地方面,在全市率先推行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模式,昭化经开区连续4年“亩均论英雄”评价居全省前列,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用电方面,派出电力“精算师”上门实时分析企业能耗,110kV城东变电站投用后,高电压等级用户每度电可省0.084元,持续为企业“减负”;用水方面,鱼洞河水厂改建后供水能力达1万立方米/日,紫云水库接入后企业用水价平均降1元/立方米,保障供给的同时降低成本。“从拿地到投产,所有手续都是园区‘企能办’代办,连员工宿舍、食堂都提前建好,我们只用专心搞生产。”刚投产的一家五金配件企业负责人对园区服务高度认可。
要素保障的红利持续释放,更推动链式招商精准发力。园区组建4个招商小分队,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借力中国家具协会等平台开展“以商招商”,不仅成功引进四川鲁丽等链主企业,还同步招引原辅材料、五金配件、仓储物流等配套企业23家。如今,产业城已基本形成“板材生产—板式家具—定制家居”全产业链生态,2000余名产业工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月薪可达3000至5000元。
站在新起点,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正朝着“2035年500亿元产值”目标稳步迈进。这片曾经的荒地之上,绿色家居的发展蓝图正从纸上加速变为现实,不仅为广元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构建绿色产业集群写下可复制、可推广的生动注脚。
免责声明: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和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咨询热线:0571-89882930 广告合作:0571-89882930
展会合作:0571-88173216 投诉电话:0571-89882999
众品家具网 zp1918.com 版权所有 2002-2018 常年法律顾问: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_傅国宝 经营许可证:浙B2-20210026 | 浙ICP备08015491号-8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9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