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刀起落间,木屑纷飞。蒋宝良凝神运刀,目光如注。在他沉稳的刀锋下,远山、近水、亭台、楼阁在层层木纹上显现,一件精美的木雕作品逐渐成形。
蒋宝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浙江首批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童年家中床榻上栩栩如生的图案,是他最早的艺术启蒙。在木匠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早早打下了木雕技艺的基础。
16岁,少年蒋宝良投身红木家具雕刻行业。23岁,他便被浙江年年红集团招引进厂,担任木雕车间主任。在这里,他接触到大量以传世名画为蓝本的设计。一个大胆的想法便在他心中萌生:为何不将红木家具制作技艺与东阳木雕技法相结合?他开始探索一条新路径——界画雕刻。
界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门类,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主体,融人物、山水、花鸟为一体。然而,将二维的界画“移植”到三维的红木之上,绝非易事。“以往部分作品因透视关系把握不准,往往出现结构歪斜、层次混乱的问题。”蒋宝良坦言,为破解此难题,他创新性地引入现代透视原理,对传统画面进行科学修正,让亭台楼阁在木头上“立”得稳、“站”得直。
古画中的水体或用淡墨晕染,或用空白代替,在红木雕刻中又该如何再现?蒋宝良根据红木色泽深、纹理密的特点,采用了“素面檀雕”工艺,即借鉴红木家具的刮磨技术,以打磨后形成的镜面效应替代传统水纹雕刻,使作品在保留红木雍容华贵的同时,达到主次分明、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木雕不只是技艺,更是文化的载体。”蒋宝良以刀为笔,以木为纸,复刻出《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弘历雪景行乐图》《耕织图》《月曼清游图》等画作。其中,《耕织图》以康熙《御制耕织图》为雕刻蓝本,运用薄浮雕技法,在四五毫米的雕刻厚度内,雕镂出十多个层次,精细刻画了46个经典农作场景。2024年,该作品获得了“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最高奖——百鹤金鼎奖。
技术精进的同时,蒋宝良还重视东阳木雕艺术的实用性,“东阳木雕不能满足于摆一摆、挂一挂,要融入日常生活,必须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他研发了“嵌入式合院”等创新产品,将木雕与传统民居营造相结合。此外,他还注重将木雕元素融入现代家居整装行业,让东阳木雕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
雕刀起落间,雕刻的是文化,传承的是技艺。在东阳,像蒋宝良这样的非遗传承人、木雕工艺美术师不断涌现,成为当地宝贵的人文经济财富。
多年来,东阳市通过在职业院校开设木雕专业课程、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培训等方式,培养专业人才,为技艺传承注入年轻力量;通过连续举办十七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打造特色木雕小镇等举措,持续推动木雕文化的传播,形成艺术与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如今,木雕家居产业已成为东阳特色产业和四大“千亿产业”之一。数据显示,东阳市现有木雕家居企业1372家,从业人员约6万人,形成集木材交易、产品设计、加工制作、市场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全产业链年产值达887.3亿元。
免责声明: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和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咨询热线:0571-89882930 广告合作:0571-89882930
展会合作:0571-88173216 投诉电话:0571-89882999
众品家具网 zp1918.com 版权所有 2002-2018 常年法律顾问: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_傅国宝 经营许可证:浙B2-20210026 | 浙ICP备08015491号-8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9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