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众品家具网 > 资讯 > 正文

每1.36天一家装企业破产!预付款挪用引发系统性危机

2025-07-07来源:77度热度:2483
2025年6月初,中国家装行业突发“地震”。曾被誉为黑马的整装品牌“住范儿”宣布停摆,北京、上海等地800多名业主的装修工程戛然而止。

2025年6月初,中国家装行业突发“地震”。曾被誉为黑马的整装品牌“住范儿”宣布停摆,北京、上海等地800多名业主的装修工程戛然而止。其上海公司大门紧闭、木板封锁,用户维权如潮。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地区就有超200个项目停工,数百名业主付出数万元至几十万元定金后,面对一地狼藉无处申诉。这一事件成为家装行业系统性危机的缩影。

据无破数据终端统计,2024年是家装企业破产的高峰期,较2023年新增93家破产企业,增幅高达26.8%。2025年上半年,家装企业破产数量虽略有放缓,但平均每1.36天就有一家宣告破产。过去五年内,家装行业破产企业年均增长率高达43.72%,其中2023年增长最快,增幅达101.22%。更值得注意的是,破产重整企业数量极少,表明大部分企业在危机中选择直接退出,而非修复重生。

破产处理周期也在加快,从2021年的平均376天缩短至2025年的77天,反映出法律效率的提升,但也说明行业退出节奏加速。

从地域看,浙江省成为破产企业最多的省份,占比超23%,贵州、安徽、湖南等人口大省也在榜上。上海是唯一进入前十的直辖市,暴露出经济发达地区也难逃冲击。

家装行业深度绑定房地产,而房地产销售连续三年下滑(2022-2024年新房销售面积从13.58亿㎡跌至9.74亿㎡),直接导致装企订单锐减、回款断流。曾营收百亿的广田集团因恒大欠款151亿元无力回收,负债率高达97%,被迫重整。另一头部企业东易日盛营收较高峰期缩水七成,股票被标记*ST,门店关闭、员工欠薪、工程烂尾成常态。

这些企业陷入困境的共同症结在于:对房企高度依赖、垫资模式风险高、转型迟缓。

互联网平台曾带着资本与流量杀入家装领域,却无一幸免。“住范儿”便是典型代表,其将大量预收款挪作团购补贴、广告运营等非交付用途,资金链断裂。字节跳动的“住好家”因标准化承诺难以落地而遭投诉,运营仅14个月即停摆。阿里旗下“Homearch”直营店因高投入(单店超亿元)、低复购率而退场。

这些失败说明:家装本质上是重交付、重服务的复杂业务,无法被“互联网逻辑”简单复制。

部分材料商、物业公司也曾尝试整装转型,如某铝合金门窗企业借旧改切入家装市场,但施工混乱、增项不断,最终黯然退出。某头部物业公司推行的“社区快装”因设计协同效率低、工期延误率超70%,口碑崩盘。

大型连锁企业也深陷“规模陷阱”。曾承接奥运、世博等工程的洪涛集团,五年内被抽贷10亿元,2025年被终止上市。住范儿北京旗舰店月成本超千万,客单价却仅8万元,坪效严重倒挂。

区域市场的中小装企则在低价竞争与高获客成本夹击下生存艰难。2024年浙江破产的28家装企中,有19家被“低价整装”拖垮——客单价压至6万元以下,以次充好导致纠纷频发。施工队和独立设计师以社区口碑或“百元设计”争夺流量入口,中小装企市场份额跌至不足20%。

家装企业暴雷的根本原因之一,是预付款被系统性挪用。在“住范儿”等企业中,预收款占比高达95%,被挪用于补贴、扩张甚至高管分红。当客单价与运营成本倒挂、现金流断裂,“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终会崩塌。

同时,外部环境也在不断恶化。2021-2024年,建筑业破产企业数量从324家增至1085家,家装企业破产增长超370%,远超房地产业增长水平。

消费者心态也发生深刻变化。从“品牌信任”转向“自主控制”,小红书“自装联盟”浏览量破2亿,年轻人更倾向DIY或小规模定制。2025年,有68%的Z世代用户将“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列为决策核心,三年增长三倍。“心价比”开始取代“性价比”,情绪疗愈型空间如电竞房、情侣房、宠物房等成为流行赛道。

免责声明: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和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首页 资讯 品牌招商 家具品牌 新品发布 展会

众品家具网 zp1918.com 版权所有 2002-2018 常年法律顾问: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_傅国宝 经营许可证:浙B2-20210026 | 浙ICP备08015491号-8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9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