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通过梳理部分定制家居企业、软体家居企业、陶瓷卫浴企业的年报发现,过去一年,家居行业仍面临深度调整和转型压力,不少头部企业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下滑的局面,仅有个别企业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去年家居行业遭遇了较大挑战,但今年以来,多个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保持增长态势,后续随着“国补”政策的持续落地和消费者信心的回暖,家居行业的整体承压情况有望得到改善。
定制家居行业:
营收分化加剧,仅一家企业净利润正增长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发布2024年年报的九家上市家居企业中,仅一家企业实现净利润正增长,其余企业营收、净利润普遍下滑,甚至陷入亏损。
从营收数据来看,在这九家定制家居企业里,营收规模呈现出明显的分层态势。其中,营收突破100亿元大关的企业仅有2家,分别为欧派家居和索菲亚。欧派家居以189.25亿元独占鳌头,索菲亚则以104.94亿元紧随其后,但二者相差近85亿元。
在50亿-100亿元营收区间,仅志邦家居一家,其营收达到52.58亿元。而营收处于30亿-40亿元区间的企业共有2家,分别是尚品宅配(37.89亿元)、金牌家居(34.75亿元)。此外,营收在20亿元以下的企业有4家,包括好莱客(19.10亿元)、我乐家居(14.32亿元)、顶固集创(10.27亿元)以及皮阿诺(8.86亿元)。
具体来看,索菲亚成为唯一一家净利润微增的定制家居企业。志邦家居定制橱柜、衣柜业务出现超15%的营收下滑。尚品宅配高成本叠加需求疲软导致亏损扩大。金牌家居整体盈利仍承压。好莱客2024年大宗业务收缩叠加毛利率下滑,导致利润大幅缩水。我乐家居面临营收净利润双降,全屋定制业务支撑整体毛利率微增0.06%。顶固集创与皮阿诺面临现金流恶化与资产减值双重打击,短期扭亏难度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定制家居企业在年报中指出,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是房地产市场调整导致的需求端疲软。其中,欧派家居援引奥维云网研究报告称,2024年家装市场仍维持“442”结构特征(新房40%、存量房40%、二手房20%),这种以新房和存量房为主导的市场结构使得家居建材行业面临双重压力:工程渠道明显承压,零售渠道也因消费预期转弱而增长乏力。
软体家居行业:
营收、净利普遍下降,四家企业陷入亏损状态
近期,业内公认的八大软体家居企业相继发布2024年度财报。业内人士分析,顾家家居、匠心家居、梦百合、喜临门、慕思股份、皇朝家居、美克家居、曲美家居这八大软体家居企业的年报,代表着行业整体延续调整态势,但部分企业依然展现出一定的增长韧性与结构性机会。
从营收表现来看,顾家家居继续领跑,2024年营收达184.80亿元,与其他企业拉开较大距离。匠心家居以32.63%的同比增幅位居榜首,成为增长最快的公司。此外,梦百合、喜临门、慕思股份营收分别同比增长5.94%、0.59%、0.43%,在整体承压背景下维持正增长。皇朝家居、美克家居、曲美家居、顾家家居营收同比下跌,跌幅分别为36.51%、18.83%、11.81%、3.81%。
净利润方面,匠心家居净利润同比增长67.64%,其余企业则普遍面临利润下滑的挑战。其中,梦百合净利润同比下跌幅度最大,达242.04%;美克家居净利润同比下跌86.48%,顾家家居、喜临门、皇朝家居、慕思股份分别同比下滑29.38%、24.84%、12.36%和4.36%。
值得关注的是,有四家企业陷入亏损状态,分别为梦百合亏损1.51亿元、美克家居亏损3.64亿元、曲美家居亏损1.63亿元、皇朝家居亏损3.34亿元。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软体家具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软体家具市场竞争激烈,但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中小企业众多,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较小,但竞争力逐渐增强。知名品牌如顾家家居、喜临门、敏华控股等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规模效应和创新能力,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领先地位。
需要肯定的是,尽管2024年软体家居行业发展面临重重挑战,但头部企业仍在积极寻求战略转型与模式创新。例如,整家定制趋势加速推进,顾家家居推动定制与软体深度融合,构建全场景家居解决方案;慕思股份聚焦健康睡眠主业,扩展沙发及大家居业务,覆盖中高端及年轻消费群体。
陶瓷卫浴行业:
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龙头净利润同比下跌84.28%
随着2024年上市家居公司的年报陆续披露,陶瓷卫浴行业八大上市公司的财报也吸引了不少关注。在行业竞争持续加剧以及原材料成本上行等多重压力下,头部企业箭牌家居的净利润仅为0.67亿元,同比下跌84.28%。
从营收来看,箭牌家居以71.31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居榜首,前三名企业分别是箭牌家居、东鹏控股、蒙娜丽莎。从营收同比变动来看,仅有瑞尔特、华瓷股份实现正增长,分别为7.96%、8.79%,其余六家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帝欧家居和蒙娜丽莎,跌幅均超过两成,显示出行业分化趋势正在加剧。
净利润方面,东鹏控股以3.28亿元净利润居首,华瓷股份与瑞尔特分别实现净利润2.05亿元与1.81亿元,分列第二、第三。从净利润同比变动来看,惠达卫浴表现最为亮眼,同比增长170.66%。相比之下,箭牌家居净利润仅为0.67亿元,同比下跌84.28%,创下近三年最大跌幅;蒙娜丽莎、东鹏控股、帝欧家居亦分别下滑53.06%、54.41%、13.53%。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陶瓷卫浴行业市场规模达2200亿元,同比增长4.5%,但增速放缓,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
作为行业龙头,箭牌家居创近三年最低值。从产品类别看,卫生陶瓷板块营收34.95亿元,占总营收的49.01%;瓷砖板块营收2.87亿元,占4.03%。该公司表示,陶瓷卫浴行业受房地产周期影响较大,行业整体面临增收不增利的挑战,因此出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双下滑,但2025年一季度经营状况已有所改善。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惠达卫浴,该公司通过积极夯实主营业务,加大应收风险管控力度,优化工程客户结构等,实现业绩逆转。
业内人士建议:
向智能家居转型升级,进一步扩展海外市场
面对行业深度调整,家居企业如何扭亏为盈?广东省定制家居协会秘书长曾勇认为,在推动行业向智能家居转型升级的同时,进一步扩展海外市场,这或将成为家居企业的破局之道。
记者了解到,当前,部分头部企业通过整合品类、优化渠道,加速智能家居全产业链布局,构建新增长极。此外,也有家居企业大力发展跨境和出海业务,不断拓展品牌在海外的影响力。
以去年实现净利润正增长的索菲亚为例,在出海方面,其年报显示,公司已拥有22家海外经销商,覆盖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同时,公司与优质海外开发商和承包商合作,为全世界约80个工程项目提供一站式全屋定制解决方案,未来将会持续布局海外市场;在智能制造方面,索菲亚牵头完成的“大规模定制个性化板式家具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23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软体家居行业,顾家家居的转型也颇具代表性。在美的集团“入主”顾家家居后,顾家还新设两家涵盖家电业务的子公司。与此同时,美的集团也在新设家居公司,建立智能家居新版图。不难发现,家居龙头与家电龙头的合作,正打破传统家居行业界限,探索家居家电融合发展的“大家居”赛道,以全品类新生态迎战家居一体化消费趋势。
在曾勇看来,当下家居行业处于行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不管是整装、旧改、出海也好,还是线上、产品体系的革新,甚至是跨界融合、银发经济、适老化改造、装配式建筑、农房提升,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如何获取市场,研究并适应它,是每个企业需要探索的路径。”
免责声明: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和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咨询热线:0571-89882930 广告合作:0571-89882930
展会合作:0571-88173216 投诉电话:0571-89882999
众品家具网 zp1918.com 版权所有 2002-2018 常年法律顾问: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_傅国宝 经营许可证:浙B2-20210026 | 浙ICP备08015491号-8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9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