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众品家具网 > 资讯 > 正文

江苏消保委发布一季度报告 智能家居等领域成消费投诉热点

2025-04-16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热度:2630
日前,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今年一季度消费投诉与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智能家居、旅游消费、直播带货、“谷子”消费等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领域。

日前,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今年一季度消费投诉与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智能家居、旅游消费、直播带货、“谷子”消费等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领域。

数据显示,一季度江苏省消费类维权舆情信息共971866条,江苏省消保委系统受理投诉51464件,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7.72万人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844万余元。其中,商品类投诉32971件,占受理总量的64.07%;服务类16912件,占32.86%;其他商品和服务投诉1581件,占3.07%。

从商品种类分析,食品类投诉高居首位,投诉量达10067件,其中以安全问题为主,占投诉内容的54.32%,合同和售后服务问题次之;日用商品类投诉和服装鞋帽类投诉分别为第二位和第三位,投诉量分别为7850件和5218件,主要问题集中在质量、售后服务和合同方面。从服务种类分析,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仍居首位,投诉量达7696件,问题集中在合同、售后服务及安全方面;销售服务为第二位,投诉量为3364件,问题主要集中在合同方面;旅游服务类投诉为第三位,投诉问题多集中在质量、价格和合同方面。

智能家居存“伪智能”陷阱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智能家居设备走进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家居、家电产品具备联网、远程控制等功能,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家用摄像头、智能门锁、语音助手等设备存在的隐私泄露风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场由智能家居家电引发的信任危机,暴露出新型消费领域的深层矛盾。

一季度,江苏省消保委收到有关智能家电家居消费相关投诉545件,监测到相关消费维权舆情信息8560条,问题主要集中在4方面:存在隐私泄露风险,部分智能产品缺少完备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消费者的摄像头、麦克风等权限易被盗取;质量问题备受诟病,一些网红智能家电以低价、新颖吸引消费者,但使用低质材料或配件,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频繁出现故障问题,严重影响消费体验;智能家电控制APP不便捷,部分APP广告植入过多,或有诱导消费情况,不同品牌的智能家电控制APP不兼容,消费者管理多个APP较为烦琐;过分夸大产品功能,部分商家夸大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和使用效果,导致消费者不仅无法真正实现智能化体验,反而增加经济成本及操作时间。

1月9日,消费者王先生向苏州市吴中区消保委投诉称,其2023年11月21日购买了一台扫地机器人,使用时发现扫地机器人问题不断,一年后送官方维修点进行维修,但维修后依然存在噪声大的情况。经消保委工作人员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此外,舆情信息显示,有消费者吐槽网购的扫地机器人建图卡顿,续航能力差;购买的智能门使用几个月后门锁就无法使用。

江苏省消保委建议,商家应提升技术水平优化算法,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处理数据,保护消费者隐私和数据安全;避免过度植入广告,简化智能控制APP的界面设计和操作流程,降低消费者的学习成本。行业内部可倡导各企业推动智能家居互联互通,便利消费者使用。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口碑良好、有严格产品审核和售后保障的产品;仔细设置智能设备获取信息的权限,避免敏感信息被过度收集;理性对待APP内出现的各类广告推送,对不确定的产品和服务要先详细了解后再决定是否消费。

免责声明: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和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首页 资讯 品牌招商 家具品牌 新品发布 展会

众品家具网 zp1918.com 版权所有 2002-2018 常年法律顾问: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_傅国宝 经营许可证:浙B2-20210026 | 浙ICP备08015491号-8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9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