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6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月初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在原有10%关税基础上再加征10%,美国大型零售商正全力应对迅速升级的贸易战。他们采取的措施包括向供应商压价、寻找替代货源,甚至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零售商与供应商的紧张博弈
部分中国供应商透露,沃尔玛、家得宝等零售巨头提出了苛刻要求:要么大幅降价,要么将生产迁出中国,否则可能失去订单。此举甚至引发了中国官方的关注。《环球时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商务部等部门已就沃尔玛要求供应商大幅降价的行为展开约谈。
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激烈谈判表明,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正如涟漪般波及全球供应链,影响涉及数十亿美元的消费者支出。
美国供应链管理公司ABC Group创始人乔·尤尔肯感叹:“企业正处于高压之下,惊慌失措。”他近期接到大量制造商咨询,这些企业正面临零售商要求将生产迁出中国的压力。
3月13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例行发布会上回应“沃尔玛被约谈”问题时表示,商务部已关注到相关报道,并收到部分企业的反馈。商务部相关司局已与沃尔玛沟通,沃尔玛也对此作出说明。
沃尔玛方面证实了与中国商务部的接触,称正与供应商协商以降低消费者开支,并承诺与合作伙伴紧密协作,寻求不确定时期的“最佳解决方案”。
然而,供应商指出,许多制造商利润微薄,价格谈判常常陷入僵局。零售商则因担心市场份额流失,不愿轻易上调零售价格。
例如,中国无缝服装制造商荣利服饰销售总监威廉·刘透露,2月10%加征关税生效时,公司为沃尔玛降价5%,利润率因此缩水。
特朗普追加10%关税后,沃尔玛要求折扣升至10%,但威廉·刘表示公司无力承担,沃尔玛遂开始在中国以外寻找新供应商。塔吉特百货首席商务官里克·戈麦斯也证实,公司正与供应商协商分担额外成本,谈判仍在进行。
供应链调整与海外采购
零售商的压价促使中国供应商加大海外采购力度。美国家居建材零售商家得宝的一位高管透露,2月美国首次加征10%关税后,家得宝要求一家美国照明和家居装饰供应商承担成本。该供应商同意提供为期两个月的10%折扣,部分由其中国制造商分担。
3月第二轮关税出台后,该供应商拒绝再次降价,转而将生产转移至东南亚以规避关税,最终恢复向家得宝的原价供应。家得宝发言人表示,公司十余年来持续推动采购多元化,这一过程通常需要与供应商长期合作。
应对关税威胁的复杂挑战
零售商和供应商均表示,由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企业难以预测哪些威胁会落地、新关税会波及何处,应对方案因此异常复杂。美国鲜花电商Bouqs在特朗普1月26日威胁对哥伦比亚加征25%关税后,紧急召开周末会议制定对策。首席执行官金·托布曼透露,若关税生效,Bouqs将与合作伙伴分摊成本。
美国市场鲜切花主要来自哥伦比亚农场,Bouqs通过亚马逊旗下全食超市及直销渠道销售产品。他坦言:“我们的战略重心此前一直在中国的供应链,从未考虑过哥伦比亚。”然而,哥伦比亚政府同意接收遣返移民航班后,特朗普突然转变立场。金·托布曼形容此举“犹如晴天霹雳”,尤其当时正值情人节销售旺季。
随着美国政府威胁对更多贸易伙伴加征关税,企业担心投入资源转移产能后,新生产地可能再次面临关税风险。国际供应链咨询公司总裁金伯利·柯肯德尔指出:“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都存在关税风险。规模大、财力雄厚的企业可通过多元化生产基地应对这一挑战。”
然而,部分零售商和制造商认为,维持中国产能以确保产品质量更有价值。全球第三大零售商好市多的高管表示,尽管面临涨价压力,他们仍将继续采购中国制造的户外家具,因其品质优于其他产地。成本增加将由好市多与供应商共担,部分转嫁给消费者。
差异化定价策略
受关税影响的商品价格不会全面上涨。零售商在制定定价策略时,会综合考虑消费者日常购买的各类商品。他们可能对价格敏感度较低的商品(如服装)提价,同时对香蕉、纸巾等高频刚需品保持价格稳定。
塔吉特百货首席商务官里克·戈麦斯强调“价格体系”的重要性。例如,公司坚持维持部分3美元圣诞装饰品的售价不变,为此需通过提高圣诞袜等商品价格弥补利润缺口。他指出:“定价策略远非简单传导成本,而是需要精巧设计。”
免责声明: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和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咨询热线:0571-89882930 广告合作:0571-89882930
展会合作:0571-88173216 投诉电话:0571-89882999
众品家具网 zp1918.com 版权所有 2002-2018 常年法律顾问: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_傅国宝 经营许可证:浙B2-20210026 | 浙ICP备08015491号-8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902号